辛弃疾《千年调》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1-08-31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①

  辛弃疾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②。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③。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④。

注释:

  ①辛弃疾见友人第宅中有阁名“卮言”,便借题发挥,写成此词。卮是古时盛酒的器皿。陆德明释文(引王叔之):“卮器满则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已无常主者也。”

  ②滑稽,古代的流酒器,能“转注吐酒,终日不已”。 鸱夷,古代皮制的口袋,用以盛酒,伸缩性大。 ③甘国老:中药甘草。 ④秦吉了:八哥鸟。

  (1)上片写到“卮”等酒器有什么作用?(3)

  (2)结合下片内容,分析少年的形象。(3)

  (3)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答:采用拟人的手法,“卮满则倾”,能“向人”献媚,能“和气”迎笑,还能折腰、拜倒,使我们联想到那种没有骨头、没有气节、没有操守的市侩、政客的丑相,刻画了唯上命是听,唯嘲流是顺之徒的伪善者形象。

  (2)答:写他年少气盛,使酒任性,直言直语,不懂得看人说话,使人感到别扭,不舒服。同所谓的“卮言”不一样,表明了自己那种是非分明的原则立场。接着说,“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阅历和见识多了,对社会风气和世态人情也增加了认识,直到近日才懂得这个随人说话,当和事佬的“道理”。然后用反话讽刺:“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也想鹦鹉学舌,随声附和,说一些“然然可可,万事称好”的话,但是学得并不十分精巧,远不如人家学得到家。结句紧接上文,一气贯穿:“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表现了少年对随人俯仰、趋炎附势、不以国事为重的官僚们的讽刺

  (3)答:上片以三种酒器和一种中草药,拟人化地刻画了唯上命是听,唯嘲流是顺之徒的伪善者形象及其肮赃的灵魂,于幽默、嘲讽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下片中的少年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的化身,自己的形象也显露了出来,起到了对比作用,表现自己的高尚节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表明了作者要做一个立场分明,敢作敢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