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乡愁》朗诵停顿(4)

时间:2021-08-31

出了名的爱哭、好哭

  5岁前的席慕蓉是一个纯正的蒙古族孩子,“我会讲蒙古话、唱蒙古歌,我记得在南京的家里,有同乡来找父亲,大人们就把我推出来,让我唱歌,他们一边抱着我,一边夸我,一边流眼泪,我当时很不明白,‘这些叔叔伯伯那么大,为什么还会哭?’”

  席慕蓉没想到,自己成为大人后,也是那么爱哭,她回忆自己多年前曾带着一双儿女去书店,在少儿读物书架上,她看到唐朝诗人韦应物写的“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就开始扑簌扑簌地掉眼泪,女儿觉得她这样有些丢人,也很麻烦,“大家见的多是母亲带着哭泣的孩子走,很少看见女儿带着哭泣的妈妈走的。”回忆到这里,席慕蓉的泪光中泛起笑意,“当时儿子很贴心,他看到姐姐把我看的书放回了书架,就拿下来跟我说:‘妈妈,我们今天就买这套书吧。’”

  儿子贴心,很早就理解妈妈的“多愁善感”,但席慕蓉也为女儿辩解说:“不是说女儿不贴心,她很好。”席慕蓉透露女儿现在是一位钢琴演奏家,“2005年5月,她在美国学习音乐,有一个晚上,她听了图瓦共和国合唱团的演出,唱的全是蒙古歌曲,随后,她立刻就给我打电话说:‘妈妈,带我去蒙古吧’,她说在那次的演奏中听出了里面的孤独、渴望,她说理解我了,8月份,我就带她去了蒙古国。”从此以后,女儿的演奏跟以前也不同了,“她跟我说是蒙古的力量从她身边出来了,让她的音乐变得与众不同。”

  席慕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爱哭,在朋友圈中是出名的,有一次,她邀请蒋勋等朋友们一起去乌兰巴托,蒋勋跟她说:“你答应我,到那里别总是哭,我就和你去。”不过,席慕蓉称自己已经好多了,“以前觉得自己很失态,现在我跟自己已经讲和了。”

  尽管5岁后再没说过蒙古话,可是在1989年第一次看到蒙古人时,席慕蓉只用几句简单的问候语,就让对方毫无顾忌地接纳了她,因为她的语气中有母语的痕迹,故乡的人能够辨认出那种独有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