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短篇小说阅读知识复习资料整理(2)

时间:2021-08-31

  三、故事情节

  1、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2、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3、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4、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 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答题格式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四、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作用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处所、背景等。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

  ②渲染气氛(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

  ③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一般放在结尾的位置)

  ⑥暗示和象征。

  例如:一九七零年春天。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光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就在这时候,大病初愈的吴吉昌拄着拐棍出现在村头。人们三三两两兴奋地传告着:老汉又站起来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这里的描写显然不单纯为了刻画当时的自然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了象征和暗示吴吉昌老人在遭受迫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总理的嘱托,顽强不屈,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

  3、答题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