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小说免费阅读(2)

时间:2021-08-31

  周梅森写作的是政治生态小说

  座谈会上,评论家白烨说:“周梅森的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身,也不只写’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察观‘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

  白烨认为,《人民的名义》能够直面政坛现实,直击官场生态,塑造官员形象,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小说。《人民的名义》由贪腐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来深入探析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人性,反求诸己,这应该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正是在写出当下官场领域的政治生态,以及官场人物各自心态的意义上,这部作品有力地超越了一般的反腐题材作品。”

  座谈会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说:“周梅森从1990年代开始就从过去的新历史小说转到了新政治小说,他的政治小说可以看作是中国政治白皮书,即政治热点在哪里,他关注的点就在哪里。写反腐故事的小说有很多,但是《人民的名义》不是纯粹写反腐,周梅森的可贵之处在于以政治官员的视角来关照问题,以作家的政治意识来写作,并对绝对的政治正义的向往。”

  “周梅森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当然这种政治意识也表现了一个作家的人文情怀,一种从文人的视角建立起来的政治理想。这种理想与政治家的政治理想有重叠之处,但又提供了一些更新的政治视角,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作家对今天的反腐斗争的一种政治认识。”贺绍俊说。

  “典型人物的重提”

  座谈会上,评论家胡平说:“现在反腐的力度已经超过普通人的想象。书中塑造的人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现实人物不能替代的。比如书中侯亮平作为正义的化身,他对于大家的感召,他身上的特质和力量,不是一个现实人物所能具备的,这就是周梅森的写作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做出的贡献。”

  文学评论家刘琼说:“有些文学概念很难单一地去划分,比如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关系问题。周梅森的写作面向跟取向有关,它一定不是一个小众的阅读群,而是一个大众的阅读群。对于大众阅读来讲,讲故事的完整性特别重要。《人民的名义》这部长篇巨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讲述故事结构的延展性和开和关系时,针脚非常细密。这个细密的故事在讲述当中,必须从哪里找到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就是人物关系、人物形象。通过这种写作,贡献出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坐标系的人物,这种揭露者的人物形象和被揭露者的人物形象,是这部作品的价值之一。那么,它对于社会当下或者说对历史当下的信息表达,贡献在哪里呢?我想,是对我们现在的一个政治生态现状的精准呈现。”

  白烨提出,《人民的名义》书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审视和对于一些长期流传的口号与观念的反思。“比如高育良,他口口声声谈着人民,到最后一刻还人民、人民地振振有词,其实他是一个很大的牟利者,这就是某种虚伪性。我们需要对灵魂深处进行某种追问,我们需要反观我们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号和观念是否真的立得住,又是否真是我们内心的呼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人民的名义根据什么小说改编的

2.人民的名义小说阅读

3.人民的名义 小说下载

4.以人民的名义小说结局

5.人民的名义小说试读

6.人民的名义txt小说下载

7.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小说

8.人民的名义小说txt

9.新浪小说网人民的名义

10.《人民的名义》小说结局幕后黑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