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计划范文(3)

时间:2021-08-31

二、正音、正形。

  1.正音:

  篁(huáng)坻(chí)参差(cēn cī)屿(yǔ)嵁(kān)  缀(zhuì)   佁(yí)翕(xǐ)怆(chuàng)邃(suì)  龚(gōng)

  2.正形:

  洌(三点水)  怆(右旁非“仑”)     坻(右旁非“氏”)蔓(非 )

三、疏通文意,点拨难句。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西”,方位词作状语,译时要补出省略了的介词“向”,讲作向西。“步”,古时  是量地单位,一步合当时六尺。《史记·秦始皇本纪》:“舆六尺,六尺为步。”要注意  的是,古时举足两次为一步,今天举足一次为一步。也就是说,古时的一步,等于  今天的两步;今天的一步,等于古时的半步,又叫做“跬”。《荀子·劝学》:“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这里的“跬”就是古时的半步,今天的一步。“百二十步”,作行的  宾语。“篁”,读huáng,《说文》:“竹田也”,丛生的竹子;“篁竹”,竹林。“如鸣佩  环”有两种分析法,一种是作补语,摹拟水声;一种是作分句,主语“声”承前省略。  “佩”同“佩”;“佩环”,古人系在腰带上的玉制装饰品,行则有声。“鸣”是使动用  法,意思是发出响声。“乐”,古读yào,动词,喜爱。“之”指代这个地方,但不是小  石潭,因为小石潭是在伐竹取道之后才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