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8)

时间:2021-08-31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2.能分类整理积累文言词句

  3.能用四字短语概括分析课文

  4.能迁移阅读课外文言语段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文

二、归类整理

  1.学生自主勾画重要字词

  2.运用归类法积累文言词句 A含义接近 B相同用法 C一词多义 D四字短语

  3.练习《面对面》知识梳理

三、复习课文

  1.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发现小潭

  第二段:潭水清澈

  第三段: 小潭源流

  第四段: 小潭气氛

  第五段:同游之人,跟随小生。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3.1.2段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水尤清冽的特点?

  4.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作者游小石潭的心情由乐而悲,如何理解?

四、拓展练习

  《面对面》练习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作者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和细致地描摹的能力。

  3、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对精彩语段的品读

  2、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课前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

  2、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

一、导入。

  展示风景图片(配乐)

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作者及写作背景、小石潭美景等。

朗读

  范读(学生听)→自由放声朗读→学生个别读→互读(找自己喜欢读)→齐声读

译文(四人小组边读边译)

  ①摘录不能解释的字词。

  ②按段落通译全文。

整体感知

  ①说说课文游览的顺序是什么?

  ②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A、发现小石潭(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或:游览顺序

  B、借景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品读赏析:(找喜欢的句子读,并说说为什么)

  ⑴逐步引导:

观察入微、描写细腻、语言生动(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景致幽静。

  ⑵学生质疑。

小结及实践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细致地观察,精美的语言,描写小石潭的幽静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感情融入了景物之中。

  1、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写一篇抒情散文

  2、进一步巩固背诵

  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图片背景音乐)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5篇

2.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简案

3.《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

4.小石潭记精品教学设计

5.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6.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7.《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稿

8.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稿

9.《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