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小石潭记》(2)

时间:2021-08-31

  16、翕( )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8、犬牙差( )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20、悄( )怆( )幽邃(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

  21、清:凄清。

  22、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附加练习

  1、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

  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

  4、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

  6、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8.第二段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什么写法?

  答案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3、会相对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4、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5、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实在是茫然、遥远

  6、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我”的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

  7、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8、清 澄。侧面描写,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