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写作艺术手法分析(2)

时间:2021-08-31

  此文的语言极为精美。

  如“皆若空游无所依”,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语言极为精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用“如鸣佩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而“斗折蛇行”四个字,却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静态和动态,含义丰富而并不深奥。“明灭可见”,用光线的明暗来说明视线和溪身的交错,说明水面的光亮。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更把游鱼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语言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又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重点句的翻译。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特征,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怨愤抑郁的心情。

  【流程一:自主学习】

  一、 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 ) 珮环(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

  二、 题解和作者

  1、“记”是古代一种 ,以 (填表达方式)为主,相当于今天的 文。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代 家、 家和思想家,与 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 并称“刘柳”;与 、 、 、 、 、 、 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参与革新,遭反对而惨败,后被贬永州司马,10年间写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诗歌,最著名的是《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三、 知识清单

  1、 解释加点的字词

  心乐之 水尤清冽 卷石底以出

  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2、 辨析一词多义

  ⑴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⑵而:①潭西南而望 ②乃记之而去

  ⑶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明灭可见

  ⑷清:①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⑸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同游者

  3、 找出下面词类活用的词并加以说明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斗折蛇行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

  ⑸凄神寒骨

  ⑹心乐之

  ⑺近岸,卷石底以出

  【流程二:文意探究】

  一、 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问题

  1、 文章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从文中“ ”和“

  ”两个句子空游看得出。

  2、 文章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3、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了什么手法?找出文中相应的动词。

  4、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来写了小石潭?

  5、 小石潭的源流溪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6、 在观赏景物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二、 主旨把握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 ,将自己的心情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渗透着自身的感受和情怀,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流程三:能力修炼】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