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4)

时间:2021-08-31

  综上所述,不防再胪列一二。

  其一,文章开头,作者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景手法,使读者随着他的笔触所向,领略不同的景致。景有所现,情有独钟,强烈的流感画面映入眼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即按此法生发开去。

  其二,本文是写石潭,所以处处以“石”字着笔,并采用定点写景手法又侧面烘托一个“清,字。“全石以为底”这是“水尤清洌”的原因;“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些描写都说明这的确是一“石潭”,水的清澈亮丽就缘于此;再借鱼的游态(“皆若空游无所依’’)和阳光下鱼的静态(“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来衬写水的明丽程度。对潭中游鱼的刻画只寥寥几句,极其准确的写出潭水的空明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其生花妙笔,让人为之赞叹。文中无一笔涉及水,却借鱼写水,处处着笔于水。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各尽其妙,意境深远。

  其三,借写周围景物“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树环合,来说明此潭非同一般而又清幽静谧,超绝尘寰。所有这些描写都极富艺术魅力,读来回味悠长,引人入胜。也居于其艺术的诱惑力,无论于探险家、旅游士、垂钓者,对于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都是不可多得的涉足之地。

  读罢此文,又对于旅游开发者而言,相信将会把这方风水宝地合理开发,迎来大批游客休闲度假,使人们能尽情饱览祖国河山的秀美。的确,因为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景是那么秀,潭是那么奇,水是那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