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分享(2)

时间:2021-08-31

  第二课时

  一、比赛读课文,看谁读得停顿合理、字音准。(师生共同评价)

  二、明确本节课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能结合文中的原句归纳出景物的特点。

  2.,在归纳景物特点时,能提出不懂的字词,设法解决。

  3.试译课文。

  三、探究学习。

  1.学生根据目标,以下列思考方式开展独学、对学、群学活动:

  1).我从第 段读到 的小石潭。

  2).我是从 读出来这个特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3)这一段中,我不明白的字词有 。

  2.展示:

  各组学生争相自由上台汇报展示各段的学习结果。

  对不能理解的字词,在全班集智解决。学生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四、当堂检测:

  1.完成本文的知识结构图。

  2.试译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以柳宗元的《江雪》诗句引入:这些诗句使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答“寒冷”。)你从哪些文字里感觉到寒冷?柳宗元为什么要营造如此寒冷的意境?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永州八记》的背景。

  三、明确目标

  1.体会柳宗元在文中的情感变化。

  2.学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四、探究学习

  思考问题,开展独学、对学和群学探究:

  1.你在本文中读出柳宗元怎样的情感变化?你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2.那些景物描写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五、展示

  各组派出一名“记者”,到相邻一组展开采访。受访者必须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作出回答。记者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给予评价。

  四、教师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文章中,作者既在写景,也在传情。柳宗元空怀满腔抱负,却被贬永州,内心苦闷忧愁,他想把自己欲将抑郁之情派遣在山水之间却最终无法派遣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当然了,这种遇到打击就抑郁消沉的态度不值得我效仿,但是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六、当堂练笔

  假如柳宗元在后来的某一天突然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令,召他即时回京。临行前,他重游小石潭,又会写下怎样的篇章呢?请你试着替他写一写吧。(提示关键词:阳光、翠竹,清风、潭水、游鱼)

  学生当堂完成一段写作练习,然后争相朗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