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乡愁寄思-杜鹃(3)

时间:2021-08-31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代诗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看来杜鹃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是个凄苦的意象,诗人们在它的悲啼中愈加悲苦。

  研究医学的李时珍又是怎么说这种鸟的呢?

  “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

  难怪,我办公室的窗外,今春不断的传来这凄苦的哀鸣。遥想李时珍也曾因为这杜鹃的哀啼而彻夜难眠呢。

  其声凄苦,必定含冤。《蜀志》里记载,杜鹃是望帝化身的。他把王位让给了能治水的鳖灵,后来想要回时,却不可得,于是化为“冤”鸟,整日哀啼。远古的蜀人,听了凄厉的啼鸣觉得痛苦,非要找个理由解释。有了解释,所有难以理解的事情,也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了。

  有一天,校园里的泣声又从高高的树冠响起。我冲到窗台,希望看见那“状如雀鹞,而色惨黑”的苦主。无奈树叶摇曳,光影迷离,任凭我怎么定睛凝视,还是看不见它的踪影。诗人乡愁寄思-杜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