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思路(2)

时间:2021-08-31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诵感悟诗歌,以读代讲,

  2.情境渲染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作者的心路历程,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3.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法: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敢于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及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诗歌情感。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大家伴随着音乐一起朗诵于右任先生的这首《望大陆》。

  2.导人新课

  “山之上,国有殇”字里行间书写的是那份永远也无法踏上故土的痛楚,这就是乡愁,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描绘过这剪不断的故国之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设计意图:于右任先生的这首《望大陆》中深情的呼唤,配以古曲《哀郢》,能使学生一下子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故国之思,很快进入诗歌情境。〕

  (二)读愁

  1.潜心聆听

  (1)初步感知,请学生思考并讨论诗歌应把握的节奏、重音、感情基调及语速。

  (2)各组交流探究结果。

  ①节奏划分:以第一小节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②感情基调:深沉、哀伤

  语 速:舒缓、稍慢

  (3)带着对诗歌的初步感知,请大家聆听名家朗诵,听的过程注意细节的处理技巧。

  2.咬文嚼字

  (1)诗歌虽短,但从结构到用词无一不别具匠心,请大家努力挖掘字里行间隐含的深意,把你的发现、收获说与大家分享。

  (2)总结归纳

  ①归纳结构

  ②写作特点

  语言:叠词、数量词的使用:很小、很轻的事物反衬出感情的浓烈

  结构:时间顺序:人生四个阶段

  整齐划一的结构:句式一样、字数相同

  情感:托物寄情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感情的逐步升华:个人思亲——国家统一

  〔设计意图:有人说,诗歌只有通过朗诵才具有完整的生命,学生如果能读出情感,读得动情,那么对于诗歌的把握也就基本到位了。名家深情的朗诵配以如泣如诉的《思乡曲》的旋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并能准确地把握住了名家朗诵时对的个别词语的处理、升降调的把握,并能分析出这样处理的意图。〕

  3、情感渲染

  (1)播放一段白岩松采访余光中的视频。

  (2)配以荡气回肠的《英雄曲》,教师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一段自述式散文中的自白。

  〔设计意图:白岩松采访余光中的视频中主持人对余光中先生一生经历的简要回顾能使学生对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余光中先生那句“我写《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可是这种感觉在我心中已经酝酿了二十年”会令学生感触更深。

  配以荡气回肠的《英雄曲》,教师深情的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一段自述式散文中的自白,那段“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感慨,课堂的气氛此时应该会达到高潮。〕

  (3)朗诵吟唱

  伴随音乐,学生朗诵诗歌。

  〔设计意图:在朗读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再加上不好意思,所以大部分同学都不敢放开去朗诵,这时,音乐的渲染就起了重要的作用,《思乡曲》的旋律响起,学生渐渐的进入情境,面部表情渐渐凝重。伴随着音乐,同学们的朗读也渐入佳境。而我们的读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我们通过组员之间的配合、小组内的自我朗读让他们很快忘记了羞涩,做到人人敢读。〕

  (三)绘愁

  1.联想描绘

  请同学们任选一小节,用散文的语言进行描绘。

  2.创意美读

  〔设计意图:借着同学们心底回荡的情感,让学生将这四幅画面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来。并采用利用音乐学生创意美读的方式进一步达到共鸣。〕

  3.学有所用

  (1)你有离家千里之外的经历吗?能从这首《乡愁》上找到共鸣吗?试着仿写“乡愁是———————————————————”。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已经有不少朝夕相处的同学与我们离别,这种离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试着将它记录下来:“离愁是————————————”﹝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只仿写乡愁,因为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已经有不少朝夕相处的同学离别了,对于这种离愁,相信同学们想说的更多,所以我让同学们试着将它记录下来:“离愁是————————————”。﹞

  (四)拓展欣赏

  播放陈铎老师朗诵的《乡愁四韵》并进行简单的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陈铎老师深情的朗诵引导学生再一次沉浸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对余光中先生的创作加深了解。〕

  (五)课后积累

  本课结语:这首诗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诗人深沉而又热烈的思国之情,也让我们又一次地想起那个与大陆咫尺之隔的孤岛,制造了多少起的骨肉分离又孕育了多少首荡气回肠的凄美诗篇。如今,香港的紫荆花,澳门的白莲花都已盛开在祖国的大花园中,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宝岛台湾尽快迈出回归的步伐,踏过那浅浅的海峡,植根到祖国的沃土之中。

  课后积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了解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借助本课带给学生的影响,引领学生关注时事,关注海峡两岸的交流,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