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席慕容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打比方,为的是形象地说明:乡愁永远存在心中,挥之不去。强调了乡愁的绵远和永远不可排遣的浓重。

  朗读课文。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都运用了贴切、生动、新颖的比喻,仔细品味,然后以母校为描写对象,写一段40到50字的话,中间要使用3到4个比喻。

  学生自己准备: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讲评、小结。

  下课以后每位同学进行修改,写在作业 本上。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打草稿。

  发言交流。

  投影展示板书。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