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词的审美意象

时间:2021-08-31

  意象的大量使用是温庭筠词创作的一大特色,出现在词作中的意象按内容可分为梦意象、禽鸟意象、景色意象、花意象这四类意象。而这些意象也构成了温庭筠词“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的特点。

温庭筠词的审美意象

  温庭筠是晚唐的一位致力作词的作家,其创作的词题材内容较为狭窄,题材内容多为女性生活,主要写少妇的闺怨、思妇的生活、宫女的情思、歌伎的命运等等。从其境界和格调来说,是被人指摘的对象,但从艺术上看,其造诣更为后人所关注,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里这样评价:“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温词总体上看鲜艳香软、深隐细密、含蓄委婉,这是其基本艺术风格,但并不是说这便是温词之全部,他也有明快自然的作品。其词意象密集、品物高洁、色彩鲜艳、辞藻华丽,善于描摹女性的容貌、服饰和内心情态,善于对表现对象作感性的呈现而不作理性的说明,很少直接抒情,常常运用比兴、象征、暗示、烘托等手法,对五代词及宋词的婉约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就题材本身而言,它的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纷繁多样而又精美艳丽的意象的运用。出现在词作中的意象按内容可分为梦意象、禽鸟意象、景色意象、美人意象、花意象这五类。

  一、梦意象。

  温庭筠关于梦意象的记梦词有一定特点,继承了古代文学梦意象的传统表意手法。

  温庭筠善于用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怨妇愁女因思生梦、因梦生情、因情生感的画面。在这些记梦词中,有盼归词,如《更漏子》(其二):“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本词写对爱情忠贞的女子,由于在现实中不能和所思之人卿卿我我,长相厮守,于是只能寄托于梦境,于梦中去寻找甜蜜的爱情。再如《菩萨蛮》(十三):“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词中所描绘女子因景生梦,因梦生忆,梦忆相生,但梦还是梦,回忆终究还是回忆,那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刻画了一个多情善感、悲凉孤寂的思妇形象。

  全词意境凄艳缠绵,语言密丽浓艳。梦是美好的,但怕的是梦觉,梦醒后的失望与失落,回到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人伤感,于是人们便寄寓着美梦的持续,希望着短暂的欢乐变成永恒,如《归国谣》(其一):“画堂照帘残烛,梦余更漏促。”女子梦醒之时,耳闻的是急促的更漏之声,所见的是照帘的残烛,这里的女主人公在沉寂静夜中那种孤寂伤感的心境便跃然纸上。再如《遐方怨》(其二):“花半坼,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此词写一妇人梦后莫名的惆怅。开头四句写女主人公在花将绽放、小雨初晴的早晨,珠帘未卷,却被几声早莺的鸣叫惊醒,这也是梦残惆怅之因,于是觉得莫名的空虚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