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后人传唱《正气歌》践行忠孝事(4)

时间:2021-08-31

  流远:忠义源远没有终点

  在宝安区松岗街道和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交会处的原马头村,有文应麟之墓,墓碑上有“元义士太祖考应麟文公”的字样。

  宋元连年战事,明朝以前,流落新安县的文氏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无人知晓他们是文天祥的后人。元朝灭亡一段时间后,他们才敢公开身份,到了清代才开宗祭祀。嘉庆年间,在南头城建信国公文氏祠,在文氏各村建立宗祠。马头村文应麟之墓于清光绪年间重修。1992年,香港、深圳两地文氏后人再次对其进行修葺。

  每年重阳节后,深圳文氏都会到文应麟墓前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他们从宝安区松岗街道的东方社区,福永街道的凤凰、新田、白石厦,福田区的岗厦,南山区的南头等地,以及中国香港和欧洲,纷纷赶来。“英国、比利时、荷兰……好多国家都有。”文沛荣说,祭祖之前,会在全球多个宝安文氏的聚集地进行高尔夫赛。今年是第十届,恰好回到深圳,回到祖先文天祥感叹过浩瀚伶仃洋的跟前。

  祭祖时,族人背向西南,朝着文天祥祖居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若是把时间从江西往上推移,一直到“江右文氏”文天祥最源头的周文王时期,就可以看出,这群客家人不断往南:“庶出文王,始基雁门,其后展转巴蜀,官寓江西,分派两广,遍布全球”。从吉州走到深圳只是文氏人漫漫迁史中的一小段,但因文天祥忠义,从此独有英雄悲壮。

  5月13日,文博会凤凰古村落文化旅游集聚区分会场开幕,文天祥后人居住过的360座古建筑亮相。明、清、民国,不同时代各有特色,青砖黛瓦,古朴的瑞兽在屋顶,像过去数百年一样静静远望天空,似乎与脚下喧哗的世界毫不相干。古屋内外偶现的解说牌,则分明让人看到,世代文家人从这里走出的倒影,他们在这空间里无声重叠、慢慢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