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天祥诞辰780周年演讲稿(4)

时间:2021-08-3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社会进化中,确实有一些民俗样式会渐渐远去,或被我们漫不经心地抛弃在历史长河中。但是,文化不能失忆,文化不能停留在书中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它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的。我们自觉做了一些有形的,我们也在做一些无形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为什么吉安庐陵文化如此厚重?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庐陵先贤。我们正在大力抢救和发掘这些庐陵先贤文化。比如,我们修缮了阳明书院、文信国公祠。我们开展了吉安城市精神大讨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把根与魂结合起来,经过半年多的讨论,推出“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吉安城市精神。“崇文、正气”是优秀庐陵文化的精髓,崇文重教、文章节义、正气文化、厚德载物。同时,老区发展、苏区振兴必须开放,图强是我们的目标,又是我们新的追求。我们还大力开展“庐陵好家风”“孝顺公婆好媳妇”“孝敬父母好青年”“感动吉安人物”“最美教师”“师德医德标兵”“十大社会公益组织”等一系列接地气的评选活动,开展“书香庐陵”“庐陵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意识地传承庐陵文化和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我们推出的文化大戏《庐陵记忆》中,有两场戏确实非常感人。一处是红花舞,文天祥高中状元,带着大红花,使我们看到很多有志青年可以有用武之地,走上仕途;第二处就是生祭,文天祥兵败被俘,庐陵人劝死不劝降。这些都让我们思考。

  文天祥、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等庐陵“五忠一节”为什么会在庐陵大地孕育而生?为什么吉安会涌现出刚直不阿、执义死谏的明《永乐大典》主编解缙?他们为什么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体会,一是忠义民风的滋养。我们50多个镇村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为全省之最。我们走进这些村落,到处是民俗文化、门楣楹联、宗祠文化等,还有600多个遍布城乡的书院,庐陵文化、庐陵家风家训等这些乡贤文化孕育了一代一代庐陵先贤。二是大儒的教化。阳明曾经在这里讲学,江万里在这里为官。特别是江万里有非常感人的故事,他在这里当过知府,后来官至宰相。当外族入侵、国破家亡时,他带着一家人投河自尽,也是位民族英雄。他创建的白鹭洲书院不仅教育出了文天祥,还培养了刘辰翁、杨邦乂、邓光荐等,都是民族英雄。那时书院的办学思想就是士子报国、文章策论。至今,白鹭洲书院中吉安最后一位状元刘绎写的楹联,“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依然可见。这是多么好的士大夫的治学精神,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启发。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刚才,中山大学章文钦教授送给我一篇文章,现在还有教授用心、用手书写这么工整、完整的论文,这种治学的诚实认真,让我很感动。他说,中国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是现代人可以妖魔化、荒漠化、虚无化的。文天祥身上那种以国家社稷、民族大义、黎民百姓为重的思想,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后生后学的血脉中。文天祥所代表的爱国精神、正气文化,以及逐渐形成以忠贞爱国、刚毅正直为核心的庐陵文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到庐陵人的血脉。在这种文化基因的影响下,庐陵子弟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每当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