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狱中家书》文言文阅读及试题答案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关于文天祥的《狱中家书》大家学习过?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知识点,我们一起来学习。

  《狱中家书》

  文天祥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①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阳九②,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长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乱离,寻闻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没于惠之郡治,汝所见也。呜呼,痛哉!吾在潮阳闻道生之祸,哭于庭,复哭于庙,即作家书报汝生父,以汝为吾嗣。兄弟之子曰犹子,吾子必汝,义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败,居北营中,汝生父书自惠阳来,曰:“陞子宜为嗣,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传云:不孝,“无后为大。”吾虽孤孑于世,然吾革斋之子,汝革斋之孙,吾得汝为嗣,不为无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汝性质闿爽,志气不暴,必能以学问世吾家。吾为汝父,丌得面日训汝诲汝,汝于“六

  经”,其专治《春秋》,观圣人笔削褒贬、轻重内外,而得其说,以为立身行己之本。识圣人之志,则能继吾志矣。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礼》:“狐死正邱首。”吾虽死万里之外,岂顷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亲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岁辛巳元日书于燕狱中。

  (取材于巴蜀书社《文天祥诗文选译》)

  【注】①革斋先生:文天祥父文仪,字士表,号革斋先生。②阳九:指厄运。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汝叔亦致簪缨 致:获得

  B.使家门无虞 虞:预料

  C.其专治《春秋》 治:研究

  D.则能继吾志矣 则:就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 ,人生之常也。

  ——都爱惜先人留给我们的身体终老于家中,这是人生的纲常道义。

  B.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

  ——等到他来广州与我作死别时,又重申这话。

  C.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我献身于国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责,全靠这件事了。

  D.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

  ——我是罗网中的人,想被放出是办不到的,还不知道死在哪天呢。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文天祥的父亲凭借诗文起家,育有三子,文天祥为国捐躯以尽忠,文陞的亲生父亲和叔父则为尽孝而保全自我。

  B.文天祥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道生,次子叫佛生,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战乱中与家人走失而不知所终。

  C.文天祥失去两个亲生儿子后,写信给弟弟商量把文陞过继为自己的儿子,他被捕后,弟弟两次亲自来商定这件事。

  D.文天祥认为文陞性情乐观豪爽,心气平和,叮嘱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取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

  21.文章提到《春秋》和《礼》,这两部书与 、 、 、及《乐》合称“六经”。(3 分)

  22.文中引用的“狐死正邱首”,意思是“狐死后头部向着自己巢穴的山丘” ,作者的引用有何目的?请简要说明。(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