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简卢陟》(2)

时间:2021-08-31

  简陟巡建三甥

  忽羡后生连榻话,独依寒烛一斋空。

  时流欢笑事从别,把酒吟诗待尔同。

  根据这个题目,陶敏和王友胜在《韦应物集校注》中认为,题中的“陟”即是卢陟。那么,卢陟应是韦应物的外甥(姐姐的儿子)。题中另两人为卢巡、卢建。奇怪的是,南宋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此诗题作“简二甥”,《全唐诗》所收此诗,题同韦即,但在“三”字下加校语,云:“一作二。”

  这里可从取名的角度研究这三个字。“巡”“建”部首在书写时相近,如“巡”字王羲之有近似廴旁的写法,“建”字欧阳询也有近似辶旁的写法,如下:

  加上《说文解字》曰:“廴,长行也。”可见,这两个字字形、字义都很近,所以,巡、建为亲兄弟是自然的。“陟”字查字典,要查“阝”部(《康熙字典》此字收在“戌集中”的“阜部”),从部首看,与上两字远,或许前人以为他可能与巡、建二人可能不是亲兄弟。但实际上,“陟”是会意字,《说文解字》对其字形的解说是“从阜从步”,这与“从辵川声”的“巡”字意义相关(倒是与“从聿从廴”,取意为“立朝律也”的“建”字意较远)。所以,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三人同为韦应物甥的可能性较大。但是,韦应物这位姐姐及其丈夫情况难以考明。卢陟、卢巡、卢建的事迹都没有记载。但凭这首《简卢陟》,卢陟身世沉沦的情况还是看得出的。

  又,根据陶敏和王友胜注,《简卢陟》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秋,时韦应物闲居滁州西涧。如此看来,“涧树”两句则更可能是韦应物本人生活环境(即滁州西涧)的描写,暗写自己的闲居。意有:我虽闲居,但能好好领受自然之美。我的这种心态,对你或有一些帮助吧。

  从体式看,《简卢陟》似古似律。但从笔触的随意、闲淡看,此诗不像是故意造成的拗体(杜诗之拗多有意为之),而应该是受陶渊明孟浩然诗影响而写成的以意为主,不拘格律的古诗。所以,末尾两句所用句型都是仄起句,上句为仄起仄收,下句为仄起平收。以这两句为引绪续写,自然就没法写成地道的近体诗了。  附:韦应物写给卢陟的其他几首诗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

  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

  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寄卢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

  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西涧即事示卢陟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

  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

  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