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演义》之韦应物侍卫君王(2)

时间:2021-08-31

  这首诗也有异文。“生”有的版本是“行”,“上”有的版本是“尚”。这里引用的是最流行的版本,但我认为“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更接近原文——我因为喜欢幽草所以来到山涧边,那里还有黄鹂深树鸣,视角明显是站在山涧边往下看。

  此外韦应物在滁州还写过一首名诗《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忆山中客。

  涧底拾枯松,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寄风雨夕。

  落叶遍空山,何处寻行迹?

  全椒就是今天的安徽全椒县,唐朝时隶属滁州。苏轼很爱这首诗,曾经仿作,可惜吃力不讨好。

  史书上通常把唐朝分为初盛中晚。论诗歌成就,一般认为盛唐最高,其次是晚唐,中唐只能和初唐排排坐,甚至连初唐都不如。

  中唐是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刘方平和大历十才子的时代,也是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时代,我觉得中唐至少应该和晚唐平起平坐。如果把李贺也算进中唐,那么中唐诗歌的总体成绩就算和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让。

  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我有点摇摆。我在这里认为中唐超越晚唐,可是后面又会说更爱晚唐。其实这并不矛盾。中唐和晚唐诗歌就像两个绝代佳人,燕瘦环肥,根本就分不出谁比谁美。只有那些愚蠢的选美比赛评委,才会根据一句俏皮话判断谁更有智慧。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京兆杜陵韦氏是关中的世家大族,衣冠鼎盛。《旧唐书》说:“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韦应物曾祖韦待价武则天时拜相。他父亲做过宗正少卿。他叔叔韦锜做过左千牛中郎将,卷入韦后和唐玄宗的斗争被杀。家里出了乱党,通常都会满门抄斩。韦应物不但没受株连,反而从十五岁起就做了唐玄宗的宫廷侍卫。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韦氏当时宗族之强,也说明唐朝比较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