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案例精选

时间:2021-08-31

  [教学要点]

  1.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及其建筑传统、民族心理,居处习惯等;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体验;

  2.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上延伸文化传统的思考,并能举一反三;3.学会把握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胡同文化。

  [教学步骤]

  1.预习(多媒体演示同步):

  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挪nuó窝:搬家。

  远亲不如近邻:关系疏远的亲戚比不上居住很近的邻居。

  腌yān萝卜:用盐浸制萝卜。

  熬āo白菜:白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姑奶奶:娘家称已出嫁的女儿,以示娇贵。

  摞luò:成堆摆放。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没mò落:衰败,趋于死亡。

  披离:覆散开来的样子。

  凭吊:对着遗迹、碑墓等怀念(故人旧事)。

  低徊:徘徊;流连。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或个人的财富积累。

  2.导入:

  胡同行板: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当过教师、编辑等。少时常到其家所开的万全堂中药店廊下的书摊借阅唱本。生平喜读风物民俗、方志游记、草木虫鱼、书论画论、笔记野史之类的闲杂图书。他说:“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要多得多。”他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汪先生熟悉市井民居生活,经他的描述,一方水土鲜活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者以一种文化的品味悠闲、散淡地叙说北京胡同,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现象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生活习俗有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了解。面对新旧文化传统的碰撞,作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对胡同文化的怀旧情绪,传递着些许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