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异秉》原文及赏析(2)

时间:2021-08-31

  【相关链接】

  现在,人们一般都把《受戒》作为汪曾祺新时期文坛复出和揭开他个人创作历史上新一页的开端,实际上并不正确。汪曾祺新阶段创作标志的作品应当是《异秉》。这篇小说原于1948年发表在上海一家杂志上,后来遗失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异秉》,是汪曾祺1980年5月20日重写的,重写于创作《受戒》时的前3个月。

  何谓异秉?汪曾祺曾有意借小说中人物张汉之口解释说:“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汪曾祺之所以在新时期文坛独树一帜,靠的就是“与众不同”!

  不同在哪?

  首先是内容不同。新时期之初,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盛行。人们经过长期“左”的折磨,特别是十年浩劫,国家和人民都遭受空前的灾难。打倒“四人帮”,中国得解放,有良知的作家们借助文学来进行控诉、声讨,这是顺应民心的事,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文学不能一味控诉下去,如果文学一直充当批判的工具,那就与过去一直倡导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只能附属于政治没有区别。正是在这个时候,汪曾祺以写健康人性和美为主旨的《受戒》、《大淖记事》等“与众不同”的作品联袂问世。

  其次是形式的不同。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小说传统的“性格――事件”的结构模式,汪曾祺的小说却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的文体因素,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革新意识,显得从容潇洒,流动自如。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思路大开: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

  (作者:江苏省丁沟中学张广祥之中学语文在线·广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