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语调

时间:2021-08-31

  语言学批评范围广泛,流派众多,其分支更是五花八门,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们所说的语言批评还是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下面就一起看看汪曾祺对于语调的看法吧。

汪曾祺的语调

  中西语言的差别近年来越来越被语言学家、文化学者们认识到,中国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反思自《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认为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的语言学家大部分都在用西方的语言体系来研究汉语,用它的方法与范畴来描述汉语、整合汉语,甚至制定和规划现代汉语的发展方向,改造现代汉语。这可能犯了根本上的错误。

  因为汉语与西方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西方的几大主要语种属于表音的印欧语系。汉语的许多特征是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西方语言学所无法描述和解释的,如汉语的句子思维不是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而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它句界不严,没有西方语言中的中心控制成分,而是“动态”滚动的,从而形成独特的流水句的格局;汉语以意为主,以神摄形,没有固定的框架,无时态与对象间关系(格)的严格规定,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个语言板块(词组)的流动、铺排、接续的局势来完成内容的表达要求;汉语以字为本位,具有特殊的表意性,具有明显的纵向的意义衍生性等等。不仅在语言学界,在语言实践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家都有欧化的倾向,而另有一批作家则主张用民族语写作,主张用口语、土语、方言、古汉语写作,这一立场到今天已上升到保护母语进而坚持文化本土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