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鉴赏家赏析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汪曾祺的《鉴赏家》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之中,位于“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一模块,下文是原文赏析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鉴赏家》是作家汪曾祺的名篇,我和小说中主人公叶三同是果贩,我以水果商贩的视角来鉴赏《鉴赏家》,用平民化语言,心理式描述,随笔式自由,家常式交流,谈谈我的感受和理解。

  我是“汪迷”,迷上作家汪曾祺后,写了两篇赏析文后。我和汪曾祺夫人施松卿侄子施行老师,在网络上不期而遇了。施老师今年85岁高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教师。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副理事长,现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笔耕不缀的老者。

  施行老师进入八旬之后,才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而且精神矍铄,文思泉涌,愈战愈勇,81岁公开出版了《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82岁合编出版了《文史趣闻百篇》,83岁出版了自传体《玩年集》,84岁又合著出版了《上外情》。最近又合编出版了《难忘的苏俄岁月》,现在仍在写作,时常应邀到上海高校做文学与人生讲座。其精神和毅力着实令我钦佩,值得我终生去学习。

  施行老师不认为自己进入垂暮之年,而是进入大玩特玩之玩年,施老师把他的4句人生箴言告诉我:

  “玩年靠文学熏陶,生命靠激情燃烧,身体靠健康保障,信念靠理想塑造。”以励共勉。

  施老师对我很感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问我是如何迷上汪曾祺了?问我一个水果小商贩怎么会迷上读书写作的?问我的学历?问我的家庭?问我现在有什么生活困难?让你很自然地感受到,施老师的悲悯情怀。

  施老师的年龄正好是我的两倍,他儿子只比我小两岁。我们没有年龄和身份的隔阂,每天早晚相谈文学,谈人生,谈养生。和我说不为人知的汪曾祺的家庭趣事。说我很像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中的主人公叶三呀?如果你没读过这篇小说,值得你认真一读。

  汪曾祺的小说名篇《鉴赏家》说的是两个身份迥异的人,画家和果贩。演绎着“伯子牙摔琴知音”生死相随的佳话。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教育意义,当属中华文化之魂宝,也当之无愧。

  《鉴赏家》第一句话,以“全县第一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鉴赏家是叶三。高屋建瓴,统领全篇。

  “鉴”就是鉴别,分辨。“赏”就是融通,欣赏。鉴赏家首先是会“鉴”,然后是会“赏”。会鉴会赏方可成家。称为“家”的人也一定在某一专业领域学识,经验见解都是顶级的。

  一个水果商贩被称为“全县第一鉴赏家”,我都不可思议?全县的那么多书画界同仁,品位高雅的文化人。鉴赏的水平就不如水果商贩叶三?带着一个个疑问,我还是百思不解?在网上读完这篇小说了,作品赏析也基本完成了。自己看后就是不满意?无法交稿?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我茶饭不思,无法进行下一件事情。我以前写作品赏析都是做完读书笔记的,记录若干内容要点后,形成整体思路了,才去下笔的。我终于找到原因了。第二天上午,再去图书馆查找汪曾祺的作品,果不然,原著与网上的江苏文教版是有删减的。整整一下午,静下心来,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一切重头开始。

  叶三,他专给大宅门送水果的,也就给二三十家送,他送的果子,都是“大、匀、香、甜、好看。”不用挑,个个好。他不是开铺子的。也不是摆地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这一点与我不同,我是摆摊的,我去拿货是批量的,也常常给单位和个人送水果的。

  大画家季陶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就是每画一张画,都要喝上二斤花雕酒,吃半斤水果。他画画时是任何人不允许进画室的。但叶三是例外,他送水果不须通报直接进入。时间久了,叶三还经常帮画家磨墨,抻纸等,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敢出。有时候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吸一口气或小声的惊呼。就这样,画家以为叶三真懂,这种赞赏是发自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两个人配合非常默契,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一定是画家的得意之笔。

  叶三对季匋民的赞美和懂得,是发自内心的真懂,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叶三的懂得来自于和季匋民日久生情的感情,来自于对画家的尊重和欣赏,更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感受生活中的美。

  大凡搞艺术的人都很有个性的,季匋民也不例外。他不善应酬,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很少去亲戚家应酬。反感不懂的人对他的画品头论足。更讨厌那些假名士似通不通,卖弄自己的高雅博学。

  季匋民的诗书画俱佳。画是大写意,笔意俱到,笔致舒朗,善于空间。不染尘埃正是季画的高贵气质所在。季匋民最佩服的画家就是扬州八怪李复堂,他的功夫最深,大幅小品都好,有笔有墨。画风也奔放。也严谨,也浑厚,也秀润,不装模装样。

  叶三是沉着稳重,有素养的人,这与他的市井出身没有多大关系。叶三话语不多,一旦说出来就是字字是金,击中要害,有理有据说出画的毛病,让季匋民心悦诚服,有畅快淋漓之感。“知音说给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就是这个道理。他认为叶三才是真正的鉴赏家。

  不信,你就看看我的逐条说明,让你信服。从叶三和季陶民论画中。就能看出叶三的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他的经验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做出准确判断。有一次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这画好不好?叶三并没有急于回答,慢慢说出:

  “好。”

  “紫藤里有风。”

  画家道:“唔,你怎么知道的?”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提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看后道:

  “这是一只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