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

时间:2021-08-31

  三首同题《望岳》诗非常值得玩味,这三首分别写于诗人青年、中年、老年的诗歌像一条看不见的红丝线,贯穿着他的生命历程,见证着他的人生观由“奉儒守官”到寻仙访道的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杜甫是位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除反映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外,描绘大自然的作品占很大比重。他尤其善于以登山望岳诗抒写人生情怀。其中,三首同题《望岳》诗非常值得玩味,这三首分别写于他青年、中年、老年的诗歌像一条看不见的红丝线,贯穿着他的生命历程,见证着他的人生观由“奉儒守官”到寻仙访道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生命的放逐与堕落,而是一种强烈的重生意识的体现,是由生命的外在追求向生命内在本原的回归,即由注重人的社会生命向人之精神自由本性的回归。

  一、青年望岳:彰显生命的强力

  杜甫在二十四岁(736)游历齐、赵时,写下了第一首《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雄浑壮美的意象、浩荡磅礴的气势、积极进取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激励着读者。这首诗不仅是诗人自然生命强力的彰显,也不仅是诗人积极进取的生命意志的张扬,甚至不仅是诗人追求社会生命价值的写照,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强音,是诗人的人生观和时代强盛的旋律相交融而奏出的壮美乐章。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世家,有着儒家思想的家学渊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染和教育下,青年时期的杜甫便具有了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况且,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的天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才华,加之这一时期他生活在开元盛世,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激发了他成就一番功名的人生追求。所以面对泰山,这座“五岳独尊”的道教名山,他既没有书写仙家在此寄居和修炼的故事,也没有描绘封禅的盛况,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抒发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表现了向上伸张的生命欲求。在他笔下,泰山已经不仅仅是座雄伟壮丽的名山,更是他远大抱负、精进生命的象征和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