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望岳》教学实录

时间:2021-08-31

  《望岳》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以下是小编带来六年级《望岳》教学实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望岳》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

  2、了解诗的内容,能准确地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古诗朗诵的一些常识,逐步提高朗诵水平。

  2、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中美点。

  3、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学习他敢于攀登的雄心和气概。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中美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并且通过情景想象,把握诗的景与情。

  2)诗歌情景教学法。通过对诗歌大意的疏通理解,解决重点词的理解问题,想象诗歌中构建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出去游览了名山,而且还带回了一组经典的照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欣赏一组泰山风景图片)

  师:看出是哪儿吗?

  生:(兴奋不已)是泰山,因为我看到了照片里面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五岳独尊”!

  师:果然好眼力。你们知道是哪“五岳”吗?

  生: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嵩山,西岳恒山,而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

  师:(赞赏)学识渊博啊。现在说说泰山风光给你的第一印象吧!

  生:高大。

  生:树木繁茂,满山的郁郁葱葱。

  生:险峻。

  师:看来,个人眼中的泰山都不一样啊。泰山有着大家说的秀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大诗人杜甫就曾经登临泰山,并写上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岳》(屏显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中国书法名山的魅力吧!

  二、感悟诗意。

  (出示视频及音频材料)

  1、听配乐朗诵, 2、试读,师生点评。3、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4、师范读,学生轻吟。组内试读。

  三、想象诗境。

  自由读诗,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杜甫“望”见的泰山有何特点,诗人是怎样“望”?站在哪几个角度?抓“钟”“割”等字进行炼字,感悟诗意。诗人用这些字,好在哪里?该怎样读?

  (先组内交流,再分组分句展示汇报。)

  三、品味诗情。

  四、品析妙点,学生练笔。

  五、比较阅读:《春望》这首诗同样是诗圣的大作,带给你的感觉是否相同。聪明的你,在细心品读中是否发现了其异同。提示:诗人的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时所作,抒发了当时怎样的感慨呢?(先独立思考5分钟后小组合作探讨,小结概括:忧国、伤时、念家。)

  学生研讨后,分组进行展示汇报-------

  师:一个苹果分开后,会变成半个苹果;一种思想交流后,就变成两种思想。思维要碰撞才会迸发出火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交流,让思维产生智慧的火花吧!

  (各组同学进行汇报展示)

  生:全诗围绕一个“望”字展开,诗人登临泰山,首先望到了满眼的苍翠,树木繁盛,绿色掩映着整个齐鲁大地。我从“齐鲁青未了”体会到的。

  师:具体是哪个词?

  生:“青未了”,就是绵绵不尽的绿色,放眼望去,就是满眼的绿色,真是生机盎然啊!

  生:这是诗人远望泰山时看到的景象,因为刚到泰山,站的远,才看清泰山的全貌。

  师:这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屏幕显示“广”)

  生:诗人越走近泰山,便看到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样的景象,所以这是诗人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的高大秀美。

  师:有见解!那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泰山的高大呢?

  (屏幕显示“巍峨高大、神奇秀丽”)

  生:“割”字。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现象。

  生:从“割”字,我看到泰山的高与天齐。太阳的光线已经非不能投射到山的北面,才出现“山南易晓,山北犹昏”的奇景。

  师:我觉得诗人的炼字功夫真叫绝。这一句里还有一个字用的妙,赋予了大自然生命力-----

  生:我知道,是“钟神秀”的“钟”字。因为“钟”是“聚集”之意,诗人觉得大自然也有情有义,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一身,足见其秀美。

  生:这是一种拟人手法,大自然将精华集于泰山,仿佛是对泰山的偏爱。

  师:是啊,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是诗人的强烈感受,也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这句诗人实际上用了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呢?

  生:虚实相生。前面是虚写,后面“阴阳割昏晓”是实写所见之景。

  师:说得很精彩,你似乎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深处。面对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诗人有何感受?

  生:心胸坦荡。我从“荡胸”二字体会到的。

  师:“荡”是什么意思?

  生:“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生:我们三、四小组同学交流后,觉得这应该是诗人登上半山腰细望时所见到的景象。因为山腰会有团团升起的云气,层出不穷,隐隐约约,诗人才有“决眦入归鸟”的举动。

  生:眼界空阔,云雾缭绕,当时诗人一定是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仙境。我登到桃花山,尤其是快到山顶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师:真好,你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那种美景,老师也很羡慕你能和诗圣有共鸣啊!

  生:“决眦”还流露出诗人对泰山是情有独钟,特别想看清泰山的那种朦胧美,一刻也不想错过啊!

  师: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刻的诗人面对眼前的仙境,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呢?我们一齐找找——

  生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诗人终于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教师故意误解诗意)

  生:没有啊,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愿望!

  师:(惊喜)哦?你怎么知道的,能具体点说说吗?

  生:从“会当”二字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诗人并没有登上去,是下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所以后面的“一览众山小”也是诗人的想象。

  师:对,写诗就要展开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之巅会有何感想?

  生:是一种征服泰山的快感。

  生:就因为泰山很高,自己上去了,身边有众山围着,自己就象神仙一样。

  生:我觉得是希望在明天,我登上泰山,想到我可以在这个世界创一番事业。

  师:很好,有凌云壮志。这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它的妙处究竟在哪里,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诗人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不但是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而且要登上人生的顶峰。

  生:诗言志,诗人都是借诗来传情达意。我也认为这应该是诗人的一种人生追求,是一种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师:有深度,有思想。想想,诗人为什么会由登山而产生这样的人生感慨呢?

  生:可能因为诗人当时很年轻,意气风发,对生活都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所以看到美景,觉得一切都这么美,我的前途也应该是一片光明啊!

  师:精辟,有大家的风范啊!(全班鼓掌)看来你们似乎也与诗人有同感啦。其实,如果我们再次重温诗人的写作背景后,你就更能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了。有同学愿意提供更加详细的背景资料吗?

  (教室内有骚动的声音,讨论越来越热烈了,但片刻之后马上就陷入了安静状态,全然没有先前各抒己见的轻松,还有不少学生埋着头,看出有些紧张。)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有些同学已经渐渐走入了诗圣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搜集到了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就让我们资源共享啊!

  (教室里依然安静,学生无语,可能是资料不全)没有关系,我来补充一点吧。我们都知道当时杜甫写这首诗时只有多大?(25岁!)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对生活对人生是满怀憧憬,充满信心。而且当时唐朝处于鼎盛时期,就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什么时期?(开元盛世)对,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太平。再来看看,杜甫的家世——

  (学生蠢蠢欲动,好像话匣子被我打开了)

  生:老师,我在预习时曾找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杜甫的十三世祖为西晋著名的大将军兼大学者杜预,官居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 在灭吴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当阳侯。杜预堪称中国儒将中的奇才,一生居将帅行列。

  生:我也补充一点。杜预不仅是大军事家,同时是著作丰富的大学问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当过一段县尉,便入朝为官,为唐初著名大诗人,后官至宰相。杜甫的父亲杜闲声名不甚显著,但史书记载也是长期在京城长安附近做官,曾任武功县尉、终于奉天(今陕西乾县)令任上。

  师:介绍得很全面,看来这两位同学平常学习很有心,这种态度值得老师借鉴,也值得所有的同学学习啊!(掌声响起)杜甫出生在官宦家庭,当时可以说是家世显赫。综上所述,诗人生活的时代太平,生活的家境富裕,又处于人生最有朝气的时期,所以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积极,充满向往的!

  生:对,而且呈现在面前的又是如此神奇秀丽的名山美景,诗人的内心当然是激情澎湃,于是信誓旦旦:我一定要登上人生的顶峰,趁着大好年华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生:他立志要参加考试,做官,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于是便挥毫泼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直抒胸臆。

  (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得将大拇指高高竖起)

  生点评:妙极了!我们都被感染了,不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那种气势,也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那种自信与豪迈吧!

  (全班激情澎湃的吟诵诗歌)

  师:看来诗圣的豪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相信你们也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吧!

  生:我感受到了诗人那种远大的抱负,对待生活的满腔热忱,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生:做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有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充满信心。

  生:学习也应该有目标,虽然不可能一时达到,但是循序渐进,就像登山一样,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最终目标。

  师:你们真是不简单,小小的诗句会带给你这么多感悟,老师佩服。其实人生就像登山一样,需要不断攀登,一步步追求自己的最高目标。最后一句是诗人的心愿,更是包含人生哲理。

  生: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带给我同样感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次读到这句都会让我心情激荡,启发我不断进取,以求能看得更远!

  生:还有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每次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总会让我觉得内心很丰富。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也让人们对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样充满亲切感。

  师:20XX年,老师也有幸游览了泰山,亲眼目睹了中国书法名山的魅力,情不自禁的也写下了一点一点随想。虽然没有诗人这般豪迈事情,但也是心潮澎湃哦!

  (学生欣赏大屏幕上的“游泰山随想”。有的学生在深情朗读,有的开始交头接耳,有的已经拿笔开始写写画画)

  师:看来,大家也是按耐不住自己的诗情,也想像老师一样对不对?那好,既然大家这么有激情,就请你们把你的所见所思化成优美动情的文字,让泰山在新生代小作者的陛下熠熠生辉吧!

  (学生随堂练笔,100字以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