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谷仙介的《王维研究》(3)

时间:2021-08-31

  二 少年王维

  据入谷川介分析,王维享年应当是六十三岁,而非《新唐书》所载的六十一岁。 王维十九岁时,在京兆府试中得了解元,亦即京兆府举人考试中的第一名。京兆府考区,在当时是聚集了唐朝最强的考生。京兆府录取的十名的举人,往往会全数考上进士,再不济也会有七八个考上进士。 因此,十九岁就能在京兆府考区考取第一名,可见王维确是早慧的青年。

  王维集中注明写作年纪的诗只有十首,最早的是十五岁,最晚的是二十一岁。二十一岁以后的诗不再注明年纪。这种特别注明年龄的作法,意味着天才少年王维的作品有其盛传期。人们惊讶于作者诗作之佳以及年纪之轻,因此年纪被特别记录下来。二十一岁以后,王维不再注明写作年纪,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年纪对王维来说已不再值得夸耀。入谷仙介认为,王维二十一岁时,他的身分地位产了了重大的变化,极有可能王维是在二十一岁时考取进士。

  《新唐书》中称王维「九岁知属词」,从小就才华过人;而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举「诗人早慧者」,以「权德舆三岁」为开端,列举杜甫、李贺、王维、李白、元稹、白居易等二十余人。在唐朝,朝廷为儿童设制了「童子科」,让儿童能够得到国家直接的栽培。这些儿童中,有的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人物,证明了朝廷的苦心栽培是值得的;于是父母留意儿童的才能,投入教育的力量。但后来风气渐衰,毕竟经过长期的时间证明:神童不一定能成材,起跑点的领先,不代表能永远领先下去。然而可以说,没有比唐朝更重视神童的时代了。

  在这种时代气氛下成长的王维,不难想象,他那自小就具备的才华是如何重家人的重视。几乎家人把带领王家走向富贵的希望,都寄托在王维身上。可能王维从小被加上这样的期望,影响了他的人格特质。从他后来的遭遇与反应来看,他总是想置身于权势和文化中枢的一隅,即使一时外任地方官,以后也一定要设法回到这个中心。然而,他在权势中心稍一留滞就会心情很糟,不断地想从中逃脱出来回归自然的怀抱。他的心态深层是处在靠拢中心和被中心排斥的矛盾氛围中。也就是他内心希望能靠拢权势中心,但他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在现实中会是被排斥的异端分子。祖辈的夙愿和现实的矛盾,要经由王维一个人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