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谷仙介的《王维研究》(2)

时间:2021-08-31

  家族地位、门第,这在唐朝初年尚是一个残存的社会问题。初唐时,真正的大家族,威望能盖过皇室。拥有胡人血统的皇室李家,为了在大家族面前抬得起头来,将自己的血统向上攀缘到老子李耳。至于为什么是老子,或许跟六朝以来玄学盛行的风气有关。玄学中,《易经》、《老子》、《庄子》(俗称三玄)是士人间最崇尚的经典。读书人往往以能够谈三玄,当作优雅高贵的象征。而李家自称是三玄中老子的后代,证明自己拥有高贵的血统,并非一时暴起的政治暴发户,在名门望族面前或许能扳回一点颜面。这种托付名人之后的习惯在中国很常见,不一定要经过多么详细的考证,不一定要一代一代推出来,它有时是一种信念的宣称,目的在确立自身在当代的地位。

  在这样的风气中,入谷仙介认为,王维的家庭中,母亲一方应该具有较权威的发言权。王维的母亲姓崔,被封为博陵县君(县君是朝廷给官员妻子或母亲的封号);如果她的家族就是博陵崔氏的话,那么她是当时的大贵族之一,在家里的地位应该很高,能对家里的大事拿主意。王维十七岁时,写下有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差茱萸少一人。

  这意味着王维十七岁时已经离开故乡,在长安谋求发展了。王维在这么年轻时便离乡背景,无依无靠的到一个没有亲人、没有兄弟的地方,入谷仙介认为这可能是崔家德高望重的人下的决定。「即便这位博陵县君属于崔氏中不起眼的末流,也能够为重振门庭而向中央政权送出自己的孩子。于是,还是红颜少年的王维,怀抱着对前途的巨大希望和忐忑不安,带着以母亲为首的周围亲人的期待,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向都会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