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解题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生自读并注音解词,老师解疑。

  1.注音

  蒸藜(lí) 炊黍(shǔ) 饷(xiǎng) 东菑(zī)

  啭(zhuàn) 黄鹂(lí) 朝槿(jǐn)

  2.疑难词语解释

  ①蒸藜炊黍:藜:藜草,嫩叶可食。蒸藜炊黍,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③漠漠:写水田情状,形容水田薄雾蒙蒙,视野苍茫。

  ④阴阴:写夏木情状,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境界幽深。

  ⑤啭:鸟婉转鸣叫,动词。

  ⑥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⑦野老:诗人自称。

  ⑧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⑨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

  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⑩更相疑:又怀疑我猜忌我。相,偏指一方,这里指诗人自己。

  3.学生齐读这首诗歌。  五、学生翻译诗歌,老师评点翻译

  1.翻译时,要求学生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做到信达雅。

  2.点名学生宣读自己的翻译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翻译适时点评。

  附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