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思想(2)

时间:2021-08-31

  二.禅宗与王维的山水诗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简称,意谓静心思虑,息心静寂地思考修佛的途径和功果。禅宗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认为禅是心灵主体的超越解脱,是物我合一的方法与境界,这点与诗歌的本质贯通一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句诗,道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禅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自性清净,日月常明,为云覆盖,上明下暗”。“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王维禅诗着眼于禅宗思想的传递,注重意象与意境的移植,以得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境与诗境。禅理诗以心证心,用心灵去感悟自然世界,心物一体,物我合一,以至生命的永恒;他们从山水自然中获得精神的解脱,灵魂的升华,以至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他们以这种心物一体、物我合一的方式去观照世界,于是便形成了空灵冲淡、幽深清远等类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趣味,具有永恒的生命活力与艺术魅力。

  王维早年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中年转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终南别业》)这种隐居侍禅的心理趋向。而垂暮之年,更趋空寂,“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自发》)。在禅宗思想的浸染下,“他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意蕴,饶有禅意和禅趣”。

  山水诗是王维诗歌的最高成就,禅意深远,体现出空灵、幽深、清远的美学情趣和审美趣味。这些审美趣味有是诗人受禅宗思想深刻影响的缘故,加之心灵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受,渗透出了无限的美学意蕴。王维写禅景,述禅意,说禅理,在诗词创作中将宗教哲理与个人感情幻化为诗的语言,并且采用禅宗的认识方法来丰富诗歌的表现手法,他的禅理诗在审美意义上创造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的典范。  三.王维山水诗中的禅理思想

  清人徐增将王维与李白杜甫作比较说:“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字字皆合圣教”。胡应麟说王维的诸作“字字入禅”,读后使人“名言两忘,色相俱泯“。在王维笔下,自然景物被写到极精细的程度,自然界的景物呈现出静默、空寂的特点,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无有主宾。他在自然的静谧中展现着个体生命的适意与华彩,从自然的适意中表现物我的和谐。   (一)禅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