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鸟鸣涧》的阅读鉴赏总结(2)

时间:2021-08-31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因此,诗人感到山空了。这里的空不是空空荡荡,空无一物,而是一片空旷、空寂,一片静谧。可以想象,白天的“春山”会是另一幅模样: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时不时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山林也空闲了下来。随之而“闲”的,还有诗人的心境。“人闲”所以觉察到“夜静”,“夜静”才能意识到“山空”。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东升,爬上山崖,透过密林,洒下一片清辉。月光之皎洁明亮,使幽谷的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升起,使山鸟惊觉起来,时不时地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鸟惊,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鸟虽惊,却并不像曹操笔下的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不时地发出一两声啼鸣,在春夜的涧谷中回响。

  在静极的山林间,这啼鸣之声显得特别清脆而悠远。而这一两声清脆而悠远的鸟鸣,看似打破了夜的宁静,实则更加衬托出了深山的静谧与空幽。待到鸟鸣结束后,山中的宁静显得更加无边无际。这好比将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等到涟漪消失之后,水面会显得格外平静与深沉。

  以动衬静,动静相生,是王维诗歌中常见的手法。诗中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静”。评解

  全诗以淡淡的笔墨,清淳的意趣,澹泊的韵味,渲染成一幅春山夜景的水墨小品,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幽静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我们既可以体味到诗人心灵的空寂闲静和精神的超然出尘,又能感悟到情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的浑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此诗“迥出常格之外,任后人摹仿不到。”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的很多诗都被认为是充满禅意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中人的闲适,夜的静寂,山的空旷,鸟的鸣叫,而后的再次平静,反映了佛教虚幻寂灭的思想。但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这首诗的魅力还在于它清幽的意境和隽永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