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鉴赏分析

时间:2021-08-31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很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在王维的诗集中,这一类诗篇并不多,而同时代的诗人高适、岑参和王昌龄,却以写边塞诗著名。

  王维这首诗是许多唐诗选本都选的名作。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有人以为这个使是王维自己。因为王维曾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出使塞上,在凉州节度使崔希逸幕府中任判官。如果这样,题目就应当写作《奉使至塞上》。现在没有奉字,可见这个使字是指一般的使者。再看此诗内容,完全是客观的写法,没有表现作者自己的语气,也可知此诗不能理解为王维的自述。

  第一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够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讲明白这三个名词,这一联诗就容易懂了。两句十个字,意思只是说使者要到边塞上去,已经行过居延,进入胡地。上下两句,实在是重复的。既用单车,又用属国,过居延就是问边。两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好比两个手掌合在一起。这种诗病,唐代诗人都不讲究,宋以后却非常注意,不做这种联语。杜甫诗曰: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今欲就是即将,东入海就是西去秦,两句诗只说了一件事。白居易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咏草的诗,下句就是上句。郎士元诗: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送别钱起》)不可听就是岂堪闻。这些都是被宋代评论家举出过的合掌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