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维诗中的春(2)

时间:2021-08-31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伤感的送别场面已经结束,友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暮色苍茫中已然望而不见了,诗人这才掩上柴门。掩门之际,诗人的心却敞开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来年春日绿草茵茵之时,您是否还会欣然归来?“日暮”和“春草”对比鲜明:暮是一切的归宿,春又是一切的开始。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半才是主体。第三句则是关键的转折,由日暮时分的黯然离别转而为对明春重逢的殷切期盼;色泽也顿时明亮起来:“春草”和“绿”与“明年”的“明”一旦连接,“仿佛那春草就将绿得透明了……春天的光辉与那勃勃的生气,它乃是一切的开始之开始”。可谓似浅而深、似直而曲,令人回味无穷。在王维心中,春天永远会带来美好和希望。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极负盛名,诗的后两句写殷勤劝酒,深情款款,自是千古名句;而前两句的铺垫之功也值得称道。渭城春雨飘然而至,润物无声,轻扬的尘土湿润伏贴,无边的柳色青碧润泽,有力地烘托出依依惜别的深情。《送沈子福归江东》也是咏别的名篇。沈祖�先生评析说:“三四句写沈子福已走之后,自己临流极目,惟见一片春色,遍于江南江北,遂觉心中相思的无穷无尽,恰似眼前春色之无边无际。自己虽然无从和他同去,但此相思之意,始终相随,一如春色之无所不在。”[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如此美丽新奇的想象,如此蕴藉深厚的感情;想必那被送之人心中也定是温暖如春。诗人将浓郁的深情融入明媚的春色来代替离别的忧伤,虽写离情别绪却并不低回伤感,而具有一种与盛唐的时代气氛息息相通的爽朗明快的基调,在王维的诗歌中极具代表性。而“这样充满了乐观与青春情调的送别诗,正是盛唐时代所独有的”[5]。

  当然,积极乐观不代表没有离愁别苦,而是身处离愁别苦之中依然怀抱希望。这是王维别离诗的一大特点。如《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余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开头两句就点明了作者人在旅途、怀念帝京的离别之情。但他并不想沉浸在离愁别苦中,而是积极地去发现暮春时分巴峡一带的美丽景象。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晴空万里,江水澄澈,朝阳初升,众鸡齐鸣。水国舟市,桥过树梢,景象奇幻。然而,耳边传来的.异乡方言和熟悉的莺啼之声,却再次触动了他身在异乡的漂泊之感。诗人于是再次提醒自己:幸好此地颇有山水情趣,可以稍解离别之情。诗的开头和结尾都点明了别离之苦,但诗人还是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巴峡的青山绿水和异域情调。词句清丽,景象雄伟。与中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哀伤相比,王维诗中的积极乐观心态是值得称道的。

  有别离就会有思念,王维笔下的思念也能像春天一样优美动人。如《杂诗》其二中的“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二句,问得雅致而多情,多少难以言表的思乡之情尽在其中。寒梅花开,预示着春天的即将到来,这其中涵盖了诗人多少期盼和向往!在离别和思念之苦中依然充满期盼,这正是生逢盛世的王维所具有的积极心态。再如《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林庚先生认为:“这么一颗小小的红豆,可是那“春来发几枝”的这一萌发,带给我们以何等新鲜的感受”。诗中有南国的秀美,红豆的清新热烈,春天的生机和凝聚其中的深挚情怀,而这一切,确乎都是极为新鲜的!

  林庚先生认为:“(王维)的诗歌也写的是普通的日常生活。他并不超越时代,而只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新鲜气氛传达出来。……反映了盛唐时代已经得到的那些东西……写出了时代生活中共同的脉搏,这便使他的诗歌更富于普遍的意义。”就王维的春景诗而言,也是如此。无论是帝京长安的恢弘壮丽还是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以及文人隐士的从容优雅,都是开、天之际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王维以艺术家的心灵和笔触再现了唐代日常生活中充溢的盛世气象,传达出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留给后人无穷的回味。与此同时,随着玄宗后期的政局变换,王维的心态和诗歌创作也随之一变,大量山水田园诗的出现和浓郁的佛禅气息使王维诗中的“春”有了更为复杂深厚的内涵,留待后文作进一步的探究。

【分析王维诗中的春】相关文章:

1.分析王维诗歌中的道

2.分析王维诗中的禅趣

3.分析王维诗中的禅意

4.带春字的古诗王维

5.王维的诗全集春与秋

6.分析王维诗与禅

7.王维诗中的“空山”境界

8.王维诗歌中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