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临高台》欣赏

时间:2021-08-31

  临高台

  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王勃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