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两则教案设计(2)

时间:2021-08-31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二)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读书实践中来。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作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升华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赣江)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出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书课题,出示王勃图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14岁的王勃受阎都督之邀,写出了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

  板书课题:9、少年王勃

  注意多音字“少年 shao”

  3、看课题,你最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中心话题。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词

  1、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2、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A、用各种方式读一读: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藤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

  C、再次默读全文。

  三、紧扣才气 顺学而导

  1、通过初读,谁能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有才气”或者“奇才”)

  2、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奇才?为什么称他是奇才?

  3、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

  (一)诗

  1、板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导“鹜”的书写)

  2、看着黑板你能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吗?

  3、让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句诗吧。

  4、这句诗短短14个字,却写出了4种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6、短短14个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一起吟诵这句诗吧!

  (二)文

  1、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这诗句意思的句子。

  2、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指读。

  ③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先说说你仿佛看到的情景,再带着你的想象来读句子。

  (放眼望去,蓝的天,蓝的水,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了。)

  (我感受到了,在你的心中澎湃着一股激情,你真想亲眼见一见这美景,是吧!请你再读一读,让我们再好好地欣赏一下。)

  ⑤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烟波浩淼,一碧千里,多么美的景色,怎么看也看不够。轻轻地读,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间,细细地去回味。)

  ⑥这么美的景色,想看吗?静下心来,好好地欣赏一下。

  (放课件)

  ⑦这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与你刚才想象的一样吗?带着新的感受,我们再来用心地读一读。

  ⑧师生共读。

  3、少年王勃用凝练的字词、奇妙的想象将这赣江美景浓缩成了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诗。出示【齐读】

  4、在王勃的《腾王阁序》里像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

  5、难怪,当那位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

  ①什么叫拍案叫绝?(动作演示)

  ②谁来当一回都督,夸一夸王勃。

  插叙:原本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学士,事先准备了一篇文章,打算在这次宴会上展示一下的,让别人写也只是客套话,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很难,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写成了,还写得特别好,难怪都督要拍案叫绝。王勃让都督从很生气到很欣赏,的确靠的自己的才气。

  四、小结本课 设置悬念

  今天是诗文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通过诗文初步领略到了少年王勃的丰采,我也通过诗再一次感受了教学的快乐。课文还有哪些词句可以体现王勃真是个奇才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读。

  五、拓展延伸 敬仰王勃

  1、搜集并背诵王勃的名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

  2、读有关王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