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诗中春节习俗到现在还剩多少?(7)

时间:2021-08-31

  后世的春联,很可能就是由桃符演变而来。

  在桃符上写春联,据说始于五代后蜀国主孟昶。《宋史·蜀世家》中有一个故事,说孟昶每年春节前都让学士题写新桃符,到了广政二十八年(965),也就是亡国的那年,因为学士所写不够工整,遂亲自撰写一联:“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当时就有人说,宋朝皇帝的诞辰,号为“长春节”,这不是个好兆头,莫非后蜀要奉宋的正朔了?待到宋军攻占成都,朝廷派任的成都知府,恰恰叫吕馀庆。孟昶的一副对联,居然应验得一字不差。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则说是后蜀太子之事:“先是,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勋府桃符,亲自题曰‘天垂馀庆,地接长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蜀亡之后,吕馀庆就拿太子的策勋府做了知府衙门。

  这类故事很可能是宋人编造出来的。其实将“纳庆”两字作为吉语写在桃符上,在唐代已屡见不鲜。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中就出现了两次:“肴列辛盘,觞称椒酒,桃板署门而纳庆,苇绳罗户以祛灾”;“纳庆着椒花之颂,祛灾献柏叶之铭。”

  宋代以后,在桃符板上书写春联,渐成风气。《宋史·五行志》记道:“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可见帝王家是很当一回事的。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也提到时人题桃符板的故事。但直到明代,春联才改书于纸上,也就是完全定型为后世所见的春联。

  《清嘉录》卷十二中,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春联是由立春日的“宜春”帖演化而来。古人立春之日,例在门上贴“宜春”二字,“韦庄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又王沂公《皇帝阁立春帖子》云:‘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年年金殿时,宝字贴宜春。’又胡复斋诗:‘满写红笺字,无劳黄绢词。年年烦阿买,春色在门楣。’而陆启浤《北京岁华记》则以‘除夕贴宜春字,小儿女写好字’。欧阳原功《渔家傲》词云‘换年懒写宜春帖’是也。晋傅咸《燕赋》云:‘淑青书以赞时,着宜春之嘉祉。’宜春二字本此。然秦已有宜春宫、宜春苑,见《括地志》。吴人又以迪吉二字为宜春对偶,盖本《尚书》‘惠迪吉’语,以谶吉祥耳。周必大《玉堂杂记》云:‘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宜春”、“迪吉”,可以视为一种两字对联。从立春日贴的“宜春”帖得到启发,元日也写上一副对联,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前人明说春联最初是写在桃符板上的吉语,故还是前说较为可信;或者在易木为纸这一点上,是受到宜春帖的影响。  春节习俗,年深岁远,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以传统建筑作比喻,则腊八节就像最前端的牌坊,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祭灶可谓大门,此后穿庭过户,正式进入绵密的节俗活动;除夕、初一,可比巍峨的殿堂;而元宵节便是花木葳蕤的后花园了。

  在王安石写这首《元日》诗的时代,春节风俗已经与古代的宗教意识渐行渐远,驱邪辟疫的成份日趋淡化,而世俗欢乐的成份越来越浓。我们就以这首诗作为“春风送暖”的引子,开始缤纷多彩的春节民俗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