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苏东坡优秀散文(3)

时间:2021-08-31

  苏东坡有点像晚唐玉溪生,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受青睐于旧党,最终,成为一只认真踏实却两头不受用的孤独的蝙蝠。只是,一路被贬,何曾见福?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这一生栽的最大一个跟头,差点让他身首异处。这结局,比王安石好不了哪里去!最终,徽宗皇帝大赦天下,苏东坡北还故土,在行程中,老病常州,一卧不起,自此,巨星陨落,天妒才人,后宋廷追封太傅。

  在王安石执政的年代,神宗皇帝在王安石这儿站稳队,天子与朝臣,站在了一条线上,结成了攻守同盟。因不合王安石的政见,在此期间,苏东坡的师友们,大都被迫离京外放。

  变法失败, 王安石彻底下野,死灰复燃毫无可能之际,苏轼的师友们回来了,带着对王安石集团铭心刻骨的仇恨,他们抱着团来了。本来苏东坡也应该封侯拜相,再建功勋。然而不改赤子之心本质的大男人,却“不识时务”的替王安石说了三两句好话,从此之后,被本派人马边缘化,成为苏东坡仕途的真实写照。是的,在党同伐异的年代,谁让你同情的?同情,便是罪过。而谢罪的最好方式,便是:哪凉快,哪儿待着去。于是,苏东坡外放了。

  在政治上,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不折不扣的政敌,然而,两人私交甚好。他们,并没有因为迥异的政见而大搞人身攻击,这在多维角度单一价值判断的今天,都是难能可贵的。苏东坡落难,王安石出手相助,上书皇帝,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语既出,一锤定音。王安石罢相,闲居金陵,苏东坡也没有泼脏水。人与人之间,在乎一个‘懂’字。懂,便是生命最为愉悦极为美好的生命本真状态。他们是口水战的敌人,但他们,更是掏心掏肺的朋友。

  人们常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尚且如此,居于其间的过客,其结果,可想而知。而王安石与苏东坡,就是流星一般的过客。  安石死,新法败;东坡去, 北宋亡;两宋灭,华夏文明的人文精神,就此有了裂隙。毕竟,铁木真之流、朱元璋之辈,是’要与西风战一场’的,才不理会文人的强聒不舍,一个字——杀。杀戮之下,王安石与苏东坡们,还会有立锥之地吗?王安石与苏东坡优秀散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