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内容故事作文400字(3)

时间:2021-08-31

  格林童话内容故事作文400字四:

  《格林童话》伴随着我的童年。童话犹如一幅画卷,令我赏心悦目;其中的种种故事又犹如一汪清泉,令我澄净身心;这本好书像似一阵清风,令我放飞思绪。

  这是一次最烂漫的心灵之旅,小时候,我最喜欢《小红帽》。我懂得了人有好坏之分,我认识了一个善良可爱的小红帽,还看清了一个狡猾卑鄙的大灰狼。当大灰狼一口把小红帽的外婆吞到肚子里,我便伤心地流起泪来。当听到大灰狼假惺惺地和小红帽对话时,我便又为小红帽紧张起来。当猎人把大灰狼摔死救出小红帽时,我竟然不自觉的哈哈大笑起来。

  我长大后,这本书为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我不在像小时候那样只注意《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了,而更加令我记忆深刻的已经是《格林童话》中的大体,甚至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我喜欢“小红帽”“白雪公主”“大拇哥”“灰姑娘”等善良诚实全身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我更是发现了每一篇童话的结局几乎都是美满快乐与幸福的,而过程总是蜿蜒曲折,令我匪夷所思的。

  所以,读了《格林童话》后,我有深刻的感悟,原来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也是经历过一番起伏,才会得到快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就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公,幸福快乐。感谢《格林童话》带给我的感悟!

 

  格林童话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Hanau),具有很高创造力,将当时民间的文学资料搜集起来,并合而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严谨的史家,弟弟威廉·格林文笔优美,最后他们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亦即《格林童话》,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骗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红》、《猫和老鼠交朋友》、《聪明的农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

  推荐理由:

  《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十九世纪朴素的善恶观。《格林童话》以儿童视角和叙事口吻讲经验性、实例性的故事,我把它叫做故事体伦理学、幽默体伦理学、魔幻体伦理学。这几乎是伦理学罕有的一次,脱下道袍,在沙滩上与儿童戏水。用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儿童快乐地作出伦理选择,不独《格林童话》,一切高明的童话都在做苏鲍姆林期基和陶行知的工作。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儿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动物本真的影子。格林兄弟在处理这些形象时,大都写得善恶分明,好坏黑白,一目了然,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好坏向两极夸张。这显然在照顾儿童的认知能力。《格林童话》的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

  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