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本诗是作者游庐山之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说明了一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上一首《登飞来峰》之后,本课时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题西林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古诗一般的方法,加之这首诗从字面上较易理解,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字面上的意思。而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学生则不容易悟出,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庐山来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而水到渠成地感悟出在“此山中”看庐山和“跳出庐山看庐山”的不同,启发学生逐层悟理。

  教学目标:

  1、教学《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鼓励学生背诵。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鼓励学生背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庐山瀑布幻灯图片: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句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庐山玩,想去吗?

  (播放课件:庐山风光)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间小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一眼就看到了墙上的一首诗,细心的孩子能发现诗的题目是什么吗?板书课题,释题,齐读课题。

  2、你了解苏轼吗?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尝试背诵。

  1、师生总结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古诗《题西林壁》,争取把字音读准,注意诗的停顿。

  3、指名读——集体评议——范读——练读——齐读

  4、多好的一首诗啊,你能想办法把它背下来吗?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能背的一起背,不能背的看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