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有感

时间:2021-08-31

  诗人告诉人们要跳出“圈子”看待事物和问题。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读后有感,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江西九江,游览庐山时所作,可以说是一篇很好的观后感。这首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此,没有必要作什么解释。不过,有人喜欢欣赏,鄙人侧重感想。

  诗人全面的审美风格启人心智。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认识和审美庐山。如“横看”、“侧看”、“远观”、“近看”、“高处”、“|低处”等六个不同角度和层次欣赏庐山这一名胜风景,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各不同”,这是对庐山美景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然而,这不禁使人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或走马观花,不认真、全面、细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就会陷入片面的泥潭,做出错误的决策,给工作带来损失。

  诗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观看庐山,既是欣赏风景,又是总结。实践证明,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它的多面性,只是大小不同而已,问题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和层次来观看和认识。如一个正方形的物体,有正面、底面、前面、后面和两侧面等多个方面,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说了解这一物体,否则就是零碎和片面的。看待事物和问题是这样,看人也是如此。如传言某人很好,不一定就是很好,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这就要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认识一个人。当然,人是会变的,好的可以变坏,坏的也可以变好,而变化的原因在于内因和条件。可见,这又使人想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不但要全面,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明辨是非,减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