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思想体系

时间:2021-08-31

  〈1〉 儒家思想奠其基

  陶渊明出自显宦之家,书香门弟,虽然家道中衰,但家中藏书丰富,又受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养成陶渊明爱好读书的习惯。对於儒家诗书,六经之类的书籍,自少年时代起就有所偏好。如「温柔敦厚」的诗教,给予他人格、性情的影响很深。他的诗句引用论语的地方颇多,古直、陶靖节诗笺注,曾统计过渊明用论语典故的地方,共有三十七次之多。

  由於他先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与奠基,虽处於乱世,始终固守峻洁傲霜的气节,未曾随波逐流,难怪梁启超说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的人。

  〈2〉 道家思想启其知

  朱熹说:「渊明之辞甚高,其旨出於老庄。」渊明虽不像孔子那样,但他自己尽其在我,「抱扑含真」,确保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本色,这是我们首先探讨渊明的意识里,为何没有走上儒家路线的原因。陶渊明后来转而接受他一意不变的接受全部儒家思想外,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与学术思潮,也是原因之一。在如此大的动乱中,老庄哲学思想,便乘机而来,应运而兴。

  研究老庄,既成一股风气,影响所及,陶渊明亦必有所涉猎,在儒家思想方面所无法解决的,所不能满意的,陶渊明必定想在老庄哲学中求得解决,求得满足。他吸取老庄哲学中的精华,排斥其中的糟粕,这也是由於渊明的识见超拔不同凡俗,有以致之。

  庄子养生重在去欲致静,养神所以致虚静,养形所以去物欲,都是合乎自然而泯於私智的良方。而其处世态度,却是崇尚自由平等。至於老庄哲学中的「政治哲学」和「生死论」,对於渊明的影响,则是在他归隐以后,才有较明显的表现,这是他思想转变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