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2)

时间:2021-08-31

  为说明陶潜《饮酒》二十首对苏轼《和饮酒二十首》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影响,首先让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饮酒》诗的相关情况。

  陶渊明主动弃职彭泽令,归隐田园,此后终不出仕。义熙十三年,作者五十三岁时,写下组诗《饮酒》二十首。

  陶渊明在《饮酒》诗序中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此言未可全信,清人陶必铨《萸江诗话》云:“此二十首,当是晋宋易代之际,借饮酒以寓言。骤读之不觉,深求其意,莫不中有寄托。”故所谓“自娱”,“以为欢笑尔”之类,不过寓言于谐罢了。且看: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大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从上引诸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衰荣无定在”、“寒暑有代谢”的天道,对“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的世道,对“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的人道颇感激愤和无奈,他不愿屈节同流合污,最终选择了恬然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