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无弦琴(7)

时间:2021-08-31

  这是一种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精神境况,是一种大孤单,也是一种大自在。这种境界与忧国忧民的杜甫的“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过津口同,杜甫的忠诚与孤愤是无法化解无法补偿的,而陶渊明却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安慰与解脱。所以,李白要说“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陆龟蒙要说“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欧阳修要说“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司空图看得明白,陶渊明是懂琴的,“五柳先生自识徽”,之所以会偶尔弹无弦琴,是因为“无言”。

  有琴不弹,是一种孤单,更是一种无须表达的满足。有的情怀,一旦有所表白,便反而一说就错一说就偏,落入窠臼言筌。无言无语,不着一字,倒有可能尽得风流。

  可是,问题又来了,既然大音希声,无言最善,陶渊明为什么不干脆连无弦琴也不要呢?醺然往田垄上一坐,什么都有了,还要一块有形的木板干什么呢?或许,陶渊明对这个世界依然是有所依恋、依然有心怀欲述的吧?正如庾信诗云: “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 (《卧病穷愁》),陶渊明固然是罕有的超凡脱俗之人,但恰恰是弹无弦琴的这类表现,让我们还能够感受他的人间情怀,陶渊明内心世界的纠缠和眷恋,让我们更丰富地理解这位淡泊的诗人,我们的生命也得到更深的震动。

  陶渊明弹无弦琴,是一种精神独往。纵观陶渊明的整个生涯,可以说,他的平淡冲和极为超脱的生命选择,便是在选择弹奏一张无形之琴一一他自己无比美好、无比孤独的心灵!

上一篇:性情中人陶渊明 下一篇:陶渊明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