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8)

时间:2021-08-31

  师:而且你还会发现?

  生:主人和宾客分的太远了,没有一种融洽的感觉了。

  师:看来省略不仅是简洁,还有这样的妙处啊!一起来把原句读一读看。

  生读第三段。

  师:重读这两段文字,再次品味桃源的风光,我们发现,渔人在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乱世当中的一种安宁与安乐,我们还发现属于陶渊明在语言上新的的感受,你能整理一下吗?说说你的收获吗?对于陶渊明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语言上可以看出陶渊明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还可以感受到陶渊明本人热情。

  师:语言简洁明了,但是仔细品读下去,里面却有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就是陶渊明语言的特色,教师板书“简净有味 意蕴丰厚”。

  陶渊明用这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可是,这个桃源到底有没有嘛?这是我们昨天同学最疑惑的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桃源并不存在,因为,原文最后说他们在返回去找的时候找不到了,所以说不存在。

  生:我觉得不一定的,因为他们说是找不到了,但是感觉这个社会是存在的。

  师:感觉这个地方应该存在的,渔人都去过了。

  生:我觉得不一定,既然说不存在,渔人是如何进去的?

  师:奇怪了,有到底还是没有呢?悠悠千古事,留予后人说啊,其实,亦真亦幻可能就是桃源的魅力所在,但,陶渊明却在文章的最后留下了淡淡的六个字,说“后遂无问津者”,咱们班有两位同学一个是郑文瑜,一个是沈甜,两位同学很敏锐的关注了这句话,我们该怎么样理解呢?大家一起来思索一下,思而不得,可以用读,读是让文字走进我们心灵的方法,可急读,可缓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读的快,读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