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学习重难点突破

时间:2021-08-31

  【重难点语句】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解析

  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

  解析

  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

  参考答案

  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解析

  分析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

  参考答案

  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讲解】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表示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