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地(图)-“秦汉桃源”(2)

时间:2021-08-31

  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桃花源记》原型地

  196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的张贻明一直在长沙从事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他发明的电脑雕刻机曾一度风靡全国,并获得了国家专利。“2002年,溆浦县有关方面请我用雕刻的方式将屈原在溆浦的行程标记出来。我在溆浦的山山水水中穿行了整整大半年,终于搞清楚了屈原在溆浦的行程,并立碑为记。”

  就在这一年,由于常德市桃源县将在其“桃花源”景区举办桃花节而将岑寂多年的“桃花源”归属地的争论再度挑起。“我在溆浦的山水间穿行时,隐隐约约地感到《桃花源记》的原型地应该在地处雪峰山东北一带的梅山地区。”

  “我是学数学的,我想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桃花源记》原型地。”张贻明找来《桃花源记》,逐字逐句将原文进行逻辑分析,得出20多个特征信息。张贻明将这20多个特征信息设为命题的边界条件,在结合了社会背景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后,他采用数学命题证明上的逐步逼近法将《桃花源记》原型地锁定在古武陵郡和长沙郡的交界线上。“而这个交界线,正与现在的溆浦县和安化县的交界线相吻合。”

  翌年,张贻明开始了“桃花源”的寻访工作。经过上千公里行程,在走访了近100个村庄后, 2007年9月2日,张贻明终于从溆浦县水隘乡炉厂坪村的一条山路走进了安化县奎溪镇达坳村黄桑坪。“那一刻我真的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里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为慎重起见,张贻明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又花了近一年时间,走访了邵阳市新化县、隆回县与溆浦县交界的村庄及安化县与桃源县交界处,最终认定黄桑坪就是真正的“桃花源”。“我在排除了其他疑似地后,才敢向外界宣布黄桑坪是《桃花源记》惟一原型地这一说法。经过与《桃花源记》原文相对照,惟有黄桑坪的情况与《桃花源记》里的描写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