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桃花源

时间:2021-08-31

  《桃花源记》真真假假描写了一个叫“世外桃源”的地方。下面是十大桃花源,和小编一起看看看吧。

  一是湖南常德桃源县桃花源。

  这里南临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渊明之前,黄闵所著《太平御览》中的《武陵记》就记载:“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西晋末叶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观,到北宋而极盛,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墙,一时香火旺盛,成为我国道教圣地之一。这里还有潇湘第一阁水府阁,江南第一宫桃川宫,华夏第一院天宁碑院等。当今湖南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分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岭4个景区,围绕桃花山、秦人村,有桃花山牌坊、桃树林、桃花溪、菊圃、秦人古洞、方竹亭、水源亭、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十大桃花源

  二是河北盘山桃花源。

  相传三国时的田畴曾在这里避难并曾经建立过特殊形式的社会,陶渊明慕其为人,曾来过这里,寻访其事迹。王瑶先生在编注《陶渊明集》时,也有类似的注释:“《三国志》记田畴入盘山之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其事与《桃花源记》相近似,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所以不少人也因此称盘山为“桃花源”。盘山之水自古有名。在古代,漳河水大都源于盘山。清泉秀水,是盘山一绝。郦道元《水经注》云:“盘山水,水出山上……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里,素湍浩然,颓波历谷,沿流而下。”

  三是湖北竹山县桃花源。

  据《竹山县志》记载,在历史上曾经称为武陵县的有两个:一个在湖南的常德市,一个在湖北的竹山县。但《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竹山。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至今仍叫“武陵峡”。据历史线索显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确实很难弄清是武陵县人,还是武陵郡人。但是查“武陵郡”一名的历史沿革,据《汉书·地理志》载:自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设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年),历时960年,以后不再使用。其所辖地区,先后改称朗州、鼎州、常德军、常德路、常德府。《隋书·地理志》载:“武陵县”一名,自隋开皇九年(589年)才设置开始,沿用至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历时1324年。“武陵”一词,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19》、晋胡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20》、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地区。因“武陵县”之名,此时还不存在。唐以后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县”。这就与《竹山县志》记载的竹山在晋太元年间就已经被称为武陵县有比较大的出入。不过,不管《竹山县志》的记载准不准确,说桃花源在竹山县毕竟是有一定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