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1-08-31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论: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考大家?)

  师:不用紧张,老师出的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请蔡飞飞,杨辉恒,任雪妍三位同学上台来。

  (生三人分别写了题目,台下有议论声。)

  师:好,这三位同学都写完了。请大家看,题目写对了的同学是哪几位?

  生齐说:蔡飞飞,杨辉恒的写对了。任雪妍的错在把“源”写成“园”。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生沉默,表示不解。)

  师:这样吧。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生纷纷仔细阅读一、二段。2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举手。)

  师:好。请杨志深同学来回答。

  生:“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师:能否具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