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诗天空的日和月(2)

时间:2021-08-31

  还有一次,玄宗在酒宴中命李白撰写《宫中行乐词》十首,李白让玄宗赐他“无畏”,意思是他可自由发挥,玄宗许可,李白挥笔立就。该词其二:“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他将贵妃杨玉环比作是居于昭阳宫的赵飞燕。从历史轨迹来看,李白这首诗隐喻了盛唐将因后宫而起灾难。可这样的联想怎能取悦于玄宗和贵妃?终于,玄宗赐金李白让其还山。李白不得不离开了长安。他不禁发出对自己前途的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是多么艰难,但总有理想实现之时。

  即使遭遇如此困境,李白依旧精神饱满而自负。当然这种逐离,又是另一种隐喻:才情恣肆的李白,他的熠熠星光,纵使时间也无法遮掩。

  诗星聚会

  李白被逐离长安,虽然是个人仕途的大失败,但却成就了文学史辉煌的一页。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初夏,谪仙人、供奉翰林李白,从长安一路风尘来到东都洛阳。他与诗人杜甫就要会面了。杜甫虽然比李白小11岁,但时人将他们并称,诗坛已有“李杜”的说法。1000多年后,闻一多将李白与杜甫的这次相遇,比作是太阳和月亮的相会。一个如炎炎烈日,其诗韵光照乾坤,一个如朗朗明月,其文意幽深沉郁。

  此时的杜甫正在东都洛阳。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因长在中原,其父祖皆官宦硕儒,受家学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大。从小就开始学习写诗,他在晚年写的《壮游》一诗中追忆:“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后来杜甫在诗歌中,多次以凤凰比喻心志。比如他48岁时所作《凤凰台》:“……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凤乃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凤凰出则预示天下大治。从杜甫的诗歌中,你能看出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总是担心无母的幼凤无人照顾,他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血,啄喂孤愁的雏凤,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凤凰展翅,让普天下的苍生过上无忧的生活。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让人无不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