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中寻找友谊(2)

时间:2021-08-31

二、唐诗中的国际友谊

  唐朝时期,是中日两国古代历史交往的鼎盛时期。当时唐王朝已跨入中国封建制度高度发展阶段,国势强盛,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可以说在世界上是于先进国家之列.中日靠海上交通住来, 由于当时既没有指南针导向,又缺乏航海知识;几艘木船驶向茫茫海涛, 风险之大可想而知,甚至失去生命。

  据史料记载,日本与中国的往来多通过海上交通进行,特别是唐朝时期,但是海上路途凶险,而且常常发生瘟疫,暴风雨等天气更是市场有之。史书上说,在第二、第九、第十一次的日本遣唐使来华图中就遇到了风浪,许多人在路途中丧生。

  遣唐使和唐朝诗人多有交往,面对这样的情况唐代诗人便常常感叹彼此之间的友谊,而面对天气又无可奈何只能咏叹“地却同正朔, 天教阻往来”,类似这样的描述天气险恶,怨恨大海不测的诗句还有很多,著名诗人王维就曾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对客观条件进行了感慨,更有“岁穷程末尽,天末国仍遥”、“ 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的诗句描写两地之隔的情况。诗人沈颂在海边送别友人时曾写道:“君家东海东,君去因秋风,漫漫指乡路,悠悠如梦中,烟雾积孤岛,波涛连太空”

  日本僧人园载,从日本来到中国,在唐代生活了四十年,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中国生活,在六十高龄的时候归国日本,皮日休送别友人,书写了表达内心情感的诗句,“不奈此时贫且病,乘俘直欲伴师游”的依恋情谊。而我们众所周知的中日诗人友谊中最为让人感慨的是李白、王维和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的友谊。十七岁时的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 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卒业后,“慕华不肯去”,并改汉文姓名朝衡。朝衡以渊博学识在唐朝供职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