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态度(2)

时间:2021-08-31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就是以这样一种淡薄达观的心境,去迎接人生的无数风风雨雨的。他自己非常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和“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句,在晚年贬居海南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诗里用了这两句。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贯穿了苏东坡大起大落的一生,成就了一种高贵的人生境界。

  苏轼所以能如此开朗乐天,绝非偶然,这是与他超尘脱俗的人生悟性分不开的。他为人超拔物欲,淡漠富贵,而倾情人格品第、学问文章。这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自然流露,时时体现。如“心闲万缘空,身安一床足。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林语堂把苏轼称为“快乐的天才”,一语中的。

  而如今的人们每天过着浮躁的生活,埋怨这个社会是如此的不公,好机遇总不是自己的。可当我看苏东坡时我们没有资格这样说。不论是当时的社会,还是个人的机遇,我们不知幸福多少了。虽然,逆境的他是可悲的,一个人一生中几次大起大落,即便是再坚强勇敢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坦荡自如,可想而知,苏轼的遭遇是悲凉的。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被打倒,他时刻都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对生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这样一种气度,是非一般人可以比的。所以不是这个世界让你不幸,而是我们不够强大而已。

  当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因为种种困难而难过、悲痛,前进艰难时,不妨读读苏轼的诗词,每一首不一样的感悟总有一个给我们一些启发。《苏东坡传》中这样写着: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着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